心理治療自古就有。從廣義上講,凡是醫(yī)生運用心理學的原則和技巧,通過語言、文字、表情、姿勢、行為以及周圍環(huán)境的作用,對患者啟發(fā)、教育、勸告和暗示,提高病人的感受和認識,調整病人的情緒,從而達到改善心理障礙者的心理狀態(tài),行為方式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種軀體癥狀,都可以認為是心理治療。
從狹義上講,心理治療是一類有異于化學、物理、生物等傳統(tǒng)治療方式的特殊治療手段,是針對消除某種心理癥狀或行為障礙提供的專門心理治療技術。這種技術往往是根據(jù)一定的理論來設計的,有一定的方法、適應癥和病人的選擇。
心理療法的出現(xiàn)彌補了醫(yī)學治療中的那種只看病、不看人,不管病人的氣質、性格、精神致病因素等,只給予物質治療忽視精神治療等不足,是對醫(yī)學的一個重要補充和發(fā)展。氣功療法與心理療法之間,既有相同之點,也有不同之處。
眾所周知,氣功鍛煉具有調神(意念調整)、調息(呼吸調整)、調身(體力鍛煉)三要素。這三者中,調神是統(tǒng)帥,起決定性的主導作用。古人講“全憑心意練功夫”,早已明確了調神在三要素之中的作用和地位。調神是心理訓練,也就是通過主動的自我心理活動去調整機體的生理功能活動,進而改變軀體狀態(tài)。從這點上看,氣功療法與心理療法具有相同之處。尤其是氣功鍛煉時的一些具體要求更是屬于心理學上的內容。
例如,本是大白天站在黃土地上練功,可以想象為寧靜的夜晚站在綠草叢中練功,本來兩手空空,可以暗示自己抱著一個球,并仔細地去體察雙手抱球的感覺,還可將精神高度集中在丹田部,注意丹田部位的感覺變化,通過放松心身,排除雜念,使意識進入到似睡非睡,似醒非醒的入靜狀態(tài),其實質是自我催眠狀態(tài)……。上述氣功鍛練所利用的想象、感覺、注意、暗示、催眠等過程,均屬于心理學的內容,也是某些心理治療中所使用的手段。心理療法中有一種方法叫做行為療法,它認為患者的病癥——異常的行為和功能,是個體在其生活經歷中學習并經條件反射固定下來而造成的。反之也可通過對新的行為方式的學習建立新的條件反射,來消除或糾正病人的異常行為或功能。一個人對氣功由不會進而熟練的過程,也恰是對一種有益于身體健康的行為學習的過程,從這個意義講,氣功療法與行為療法是一致的。
氣功療法與心理療法的最大不同表現(xiàn)在患者所處地位的主動與被動上。心理療法雖然強調解決患者心理致病因素,但其具體治療措施終歸需要醫(yī)生給予患者,患者多處于被動狀態(tài)。然而氣功療法則是由患者自我進行的一種心身鍛煉,患者在鍛煉中處于一種主動狀態(tài),這有助于患者自身意識能動性的調動。此外氣功鍛煉還伴有呼吸和體勢體力的鍛煉,這也是與心理療法的不同之處。
西安附兒中醫(yī)醫(yī)院“兒童發(fā)育行為疾病&生長發(fā)育疾病名醫(yī)..[詳細]